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細化措施、凸顯特色,通過網絡宣講、專題學習、文化活動、探訪紅色足跡等方式,堅持理論學習和實踐教育相結合,教育引導全院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切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走心。
——理論學習把準航向。該院牢牢把握黨史的主線、本質,通過邀請省內專家來校為師生代表及青馬工程學員作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輔導報告、教師和學生骨干領學等方式,確保理論學習的科學性和權威性;成立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圍繞六大核心內容,設置10個專題,通過巡回輪動方式,持續在青年學生中開展宣講;該院團委召開“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主題團日活動,開展“革命后代將黨史”活動,線上線下同時總計有5000人聽講,以更加貼近青少年需求的方式,教育引導他們了解黨的光輝歷史;各二級學院召開“學黨史”主題班會、黨史知識競賽活動,由輔導員系統化引領全體學生學黨史。
——儀式教育厚植情懷。該院結合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契機,發揮儀式教育的感化、凝聚、激勵功能,為黨史學習教育增效。清明節期間,該院組織青年學生代表赴咸陽市烈士陵園、開展“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結合“誦讀一封烈士書信”等形式,深切緬懷先烈,賡續紅色血脈?!拔逅摹逼陂g,該院舉辦“學黨史”主題系列教育之慶祝建黨100周年活動,集中開展入團儀式、重溫入團誓詞。七一前,該院舉辦“國旗下的升旗儀式”和表彰大會,舉行入黨儀式、重溫入黨誓詞,以充滿感染力的儀式氛圍,育人于無聲,化人于無形。
——實踐教育知行合一。該院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重走紅色根據地,認真上好大學生“大思政課”,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探索社會實踐直播、分享、紀實等“互聯網+社會實踐”新模式,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以“永遠跟黨走、奮進新時代”為主題,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共組織31支隊伍、262名師生志愿者利用暑期廣泛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足跡遍及我國13個省份47個市地縣。引領青年在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實踐中了解國情民情,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形成調研報告50篇,短視頻100份,實踐成果得到西部網、新浪網陜西頻道等主流媒體報道,共計251篇?!扒囫R工程”學員、團學骨干組織、開展紅色主題調研活動、紅色故事尋訪活動,組織研討交流,開展小范圍、互動式黨史宣講,通過強化學生參與主體性,使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動”起來。
——校園文化浸潤人心。該院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品牌活動中,以紅色元素點亮校園環境,創建了國家樣板支部學黨史VR體驗中心,在圖書館和綜合樓二樓建立了“紅色書籍”讀書角,擺放了“建黨100周年”系列展板,組織兩千名學生參加“2021全國大學生黨史知識競答大會活動”,通過“百年黨史萬人答”“百個學生支部講黨史”“百名學生骨干黨史領學計劃”等主題活動營造熱烈的校園學習氛圍。該院舉辦舉行了“青春向黨·奮斗強國”第七屆“我的中國夢”大學生校園文化藝術節,組織開展紅色文化傳統文化共20余項活動。校團委開設青春劇場,每周五晚上七點準時播集中播放《建黨偉業》等主旋律影片200余場,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青年學生講紅色故事”活動,吸引青年學生積極參與。該院在學院官方新媒體平臺開設“我讀你聽”專欄,各二級學院和部門的微信公眾平臺開設有“陽陽帶你學黨史”“黨史上的今天”等專欄,向學生普及黨史知識,并集中展示青年學生學習教育成果,以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涵養青年學生的愛黨之心、報國之志。
源文件:陜西省教育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