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充分挖掘利用國慶節和烈士紀念日蘊含的豐富教育資源,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厚植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情懷,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節日(紀念日)里的黨史教育”相關活動。
團委組織開展“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
2021年9月30日是中國第8個烈士紀念日,為緬懷烈士的豐功偉績,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深化“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學習教育,校團委組織第十二期青馬工程培訓班一行50余人前往咸陽市革命烈士陵園開展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顒佑蓤F委干事楊夢涵主持。

活動現場
天地英雄氣,浩然壯國魂。青馬學員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莊嚴肅立,奏唱國歌,緬懷先烈壯舉;集體默哀,憑吊烈士先驅的英魂;聆聽烈士事跡,感悟英烈精神;重溫入團誓詞,表達青年學生繼承革命先輩光榮傳統,踏著烈士足跡前進的志向;敬獻鮮花,追思先烈為國為民的高尚情懷,向革命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學生骨干向革命烈士獻花
團委正科級干部連靜介紹了國家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歷程和意義,號召全體共青團員傳承紅色基因,牢記烈士遺志,以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擔當,堅定不移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用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

參與師生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
懷著對參加“爺臺山戰斗”“旬邑起義”“咸陽阻擊戰”等革命先烈的無限敬仰,全體師生黨員來到烈士紀念館,瞻仰一件件歷史文物和一幅幅珍貴照片,用心聆聽著革命先烈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前赴后繼和艱苦奮斗的事跡。最后,全體師生來到墓區,認真擦拭每一塊墓碑,仔細掃去每一抹灰塵,用實際行動表達對英烈的深切緬懷和無限哀思。

學生骨干代表擦拭墓碑
通過這堂別開生面的黨史學習教育課,陜財青年學子表示,將撫今追昔,飲水思源,銘記先烈功績,傳承紅色基因,樹立遠大志向,勇擔時代使命,為學校發展、為國家富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合影留念
(圖片:劉甜甜 核稿:竇曼娟)
人文藝術學院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傳統文化手工藝課堂
為了不斷豐富和拓展愛國主義教育內涵與形式,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氛圍營造和文化浸潤,我校人文藝術學院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努力將傳承民族文化與弘揚時代精神的主題帶進課堂。9月28日,2020級工美專業手工實訓課上,任課教師組織學生圍繞“愛國愛黨”主題,用麥草、陶土等傳統手工材料設計和創作作品,以“我手訴我心”的方式獻禮祖國華誕。

陶藝實訓制作作品
本次實訓課以“耀眼中國紅—愛國愛黨”為題,教師首先從歷史文化入手,給學生介紹了中國尚紅習俗的演變:千年來紅色歷經承啟和沉淀,逐漸變成了中國文化的底色,象征著熱誠、奮進、團結的民族品格。隨后,教師講到近代“中國紅”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嘉興南湖的紅船,八一南昌的炮火,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到今天中國人民紅紅火火的日子,“紅色”已不僅僅是傳統喜慶祥和的紅,更是一種“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的愛國紅。聽完講解,學生們對紅色有了全面的認識,紛紛表示要繼承紅色基因,接過紅色旗幟,鍛煉本領能力,勤奮務實不負韶華。

麥稈畫實訓制作作品
愛國主義是中國民族精神的核心,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人文藝術學院作為開展通識教育、美育教育、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陣地,始終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未來人文藝術學院將繼續深入推進愛國主義教育進課堂,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篤志潤德,涵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圖片:程成 核稿:崔斗)
我校紅色研習社組織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 爭做時代新人”主題社團活動
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2周年,大力弘揚傳承紅色文化,豐富我校師生精神文化生活。2021年9月28日,馬克思主義學院下設社團——紅色研習社,組織學生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紅色血脈 爭做時代新人”主題社團活動。

活動現場
本次活動以紅色文化為主線,設置誦讀紅色經典、講述紅色故事、黨史知識競答等環節,共有200余名學生參加。學生通過朗誦《我的自白書》、《紅旗頌》等紅色詩詞,講述《中秋起義的故事》、《抗日英雄——陳延年的故事》、《革命小英雄——李愛民》等紅色故事,表達出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之情、對革命先輩的敬仰之情。
通過活動,讓更多的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史,激發愛國熱情,有助于進一步激勵學生以更加昂揚的斗志學生生活,為將來更好地將個人夢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圖片:魯雯婷 核稿:殷蓬勃)